正月初八在农耕历法中常被称作“谷日”,传说女娲创世第七日造人,第八日始育五谷。2019年的这一天,干支为己亥年丙寅月丁亥日,巳时对应的地支为蛇,天干属火。古人观天象,寅月木气初萌,亥水暗藏,火蛇盘踞,五行间形成木生火、火耗水的微妙制衡。若用《协纪辨方书》推演,此日宜祭祀、开市,忌动土、远行。从占卜视角看,时辰与日柱构成“巳亥相冲”,暗喻变动之兆。
民间有“七人八谷”的说法。初八清晨,北方村落的老者会抓把谷粒撒向屋顶,听其落地的疏密声预判年景。2019年正值猪年,亥水主财,可丙寅月的炉中火又在水上覆了层薄烟。这种矛盾组合让占星师们争论不休——有人翻着《玉匣记》说火旺克金不利商贸,另些人指着《三命通会》强调水火既济反主通达。
巳时的阳光斜照在祠堂门槛,香案摆着三牲六果。供桌前燃着的线香突然断成两截,执事的老斋娘眼皮跳了跳。按照《梅花易数》的解法,香断可能对应“离卦九四”,暗示突发的阻碍。但具体应在何事?是春耕时的雨水不调,还是家族后辈的远行波折?围观的后生们窃窃私语,檐角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乱响。
茶肆里的算命先生盯着日晷影子,在黄纸上画出奇门遁甲盘。地盘值符落震宫,天盘九星带蓬星,开门临巽位。他蘸着茶汤在桌面写了个“巽”字,巽为风主进退,结合蓬星的流动属性,这日做小本买卖的或能得意外财。隔壁药铺掌柜听着有趣,顺手把当归黄芪的价码牌翻了个面。
书院墙根下,几个蒙童偷看《增删卜易》。他们用草茎占课,得了个“地泽临”卦。二爻动,爻辞说“咸临,吉无不利”。孩童们欢呼着跑去折柳枝,却不知卦象中的“临”字本指居上位者俯察民情。先生踱步过来,捡起地上的蓍草摇头苦笑。柳枝在风里晃着,惊起两只灰雀。
道观里的晨钟早敲过了三遍。值殿道士用朱砂在桃木片上画避煞符,笔锋忽地顿住。今年太岁在亥,符头该用“雨”字还是“鬼”字旁?香客求的平安符摞成小山,铜炉里的灰积了半尺厚。后院古柏的枝桠伸进窗棂,树影在符纸上摇曳,仿佛某种未写尽的谶语。
炊烟从青瓦间升起时,货郎的拨浪鼓声由远及近。担子里的泥娃娃绘着生肖猪,红肚兜上墨迹未干。妇人用米粒换了个,说要放在小儿枕边压惊。货郎数着米粒嘟囔,今年猪肖的玩偶比往年多卖三成,或许因着本命年的缘故。西边天际堆起鱼鳞云,看这云势,后半夜怕是要落雨。